“潮新闻杨梅林”为何充满烟火气,父亲节老板自述:和儿子有关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栋
“潮新闻杨梅林”活动开展以来,广大网友和读者非常踊跃,后台陆续收到许多留言和评论。
(资料图片)
潮新闻记者算了算,今年是“烟霞一品”杨梅基地与我们合作的第四年。每年盛夏,老板吴敏智都会拿出几十箱高品质杨梅,作为活动奖品回馈网友和读者。
为什么吴敏智的杨梅基地有许多不一样的元素?为什么他要蹲守深山与杨梅为伴……父亲节到来之际,记者驱车来到吴敏智位于台州市仙居县安洲街道的杨梅基地与他对话。
记者:你是一直从事杨梅种植的吗?还是之前有做过别的行业?
吴敏智:我跟你一样,多年前也是一名媒体人,当兵退伍回来就去做媒体行业了,有二三十年的从业经历,成天和基层打交道,关注民生,服务民生。那时候就认识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背后责任重大,对食品安全有更清醒地认识。这也成为我后来转行从事果蔬农业的底限和准绳。
记者:为什么会放弃原来的工作,转行做农业呢?
吴敏智:这缘于我儿子的出生。做媒体工作过程中,接触和曝光了不少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就想尽可能让儿子和家人吃上安全健康的食品。我在仙居城郊租了一亩多荒废多年的田地,垦荒、播种、管理,乐在其中。不到半年,就实现了全家“蔬菜自由”。2016年年底,我接手了一处300亩规模的杨梅基地,想到儿子和家人都爱吃,当即决定拿下。刚好那时有“换一种活法”的想法,就从媒体行业抽身出来。
记者:隔行如隔山,从记者变成梅农,如何完成转变?
吴敏智:一上来最不适应的就是从花花世界突然钻进深山老林,那种寂寞和无聊……每天除了面对漫山遍野的杨梅树,就没其他事了。2019年的“利奇马”台风给果园带来了毁灭性打击:道路损毁、山体滑坡、1000多棵杨梅树被连根拔起……面对满目疮痍的果园,原本乐观积极的我沉默了。
记者:那后来如何扛过来的?看样子你最终没有放弃。
吴敏智:我大概花了半年时间才从煎熬和迷茫中苏醒过来。然而,打击还没结束,就在我重新振作的时候,新冠疫情爆发了,杨梅销售可以预见地受阻。好在那会儿儿子学校也放假了,跟我一起在山上三个多月时间。期间我们推心置腹地交流,互相打气,不仅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我也从中汲取了新的动力,终于慢慢将基地发展到目前的规模。
记者:长在山上的杨梅,和平原杨梅有什么不一样吗?
吴敏智:我们的基地叫“烟霞一品”,出产的杨梅品牌叫“石上梅”,生长在海拔528至658米的山巅,属于高山杨梅。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根据这一原理,“石上梅”产地的温度要低于平原3到4℃,因而比平原杨梅晚10天左右成熟。海拔658米的山巅,日夜温差大,糖分累积多,杨梅甜度高;山区负氧离子含量高,生长期内有雾时间多,更有利于杨梅生长。与平原杨梅相比,高山杨梅密度大,果肉紧实硬度好,适合远距离运输。加上我们科学管理和纯生态管理,我们的杨梅可以做到有机无污染。
记者:我们平台和基地已经合作4年,有什么想对读者说吗?
吴敏智:我自己就是潮新闻平台的粉丝,感觉这个平台很接地气很有烟火气。我很乐意将一些福利带给潮新闻的读者。如果可以,我希望这样的合作每年都可以办下去,潮新闻的读者都是我这里的VIP。再过一周左右,我这边的东魁杨梅就开采了,欢迎大家来品尝。
30箱高品质东魁杨梅送潮新闻读者
“夺魁”方式看这里
整个活动持续约半个月。
在此期间,我们会刊发多篇有关杨梅的内容,大家只要在标有“潮新闻杨梅林”的系列稿件后留下自己有关杨梅的故事、经历或者念想,甚至可以为杨梅写首小诗,谱个小曲,只要是和杨梅有关的文字都能作数。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会从中选出30名幸运者,并于7月上旬将东魁杨梅寄到各位手中。
此外,我们还会为大家争取杨梅购买福利。吴敏智表示,潮新闻读者跟他购买杨梅,他都会给出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