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理:警惕新型神经武器发展动向
神经武器横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领域,包括镇静剂、神经致幻剂、有机神经毒剂等人体机能抑制剂。国际上,《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是管制神经武器的主要机制。近年来,新型神经武器逐渐浮出水面。从技术驱动看,随着脑科学、纳米技术等交叉融合,应用新型神经武器能够完成作战、情报等任务。从应用场景看,全球冲突日益呈现出不对称特征,军事部门关注使用神经武器“影响”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可能性。
针对新型神经武器的可能形态与发展趋势,有观点认为国际社会既有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宜未雨绸缪,加强前瞻谋划。
可能的新型神经武器
(资料图片)
人体机能增强药物。与人体机能抑制剂用途相反,神经兴奋剂、认知增强剂等人体机能增强药物可促成人体体能、智能和心理素质超常发挥,达到与外部装备、技术高度协同,提升人员作战能力。
新型人工合成病原体。当前一些基因编辑技术能够识别、利用人类和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异常,这种对神经系统的精细操控能力可能诱发相关行为体“避开”相关国际条约限制,研发可精确入侵、篡改神经系统的新型人工合成病原体。
具备神经活性的纳米颗粒。纳米技术已被证明在作战、情报等领域具有实用意义。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可向脑神经系统输送活性大分子,或对这些大分子进行生物伪装,产生类似传统神经武器的效果。另外,插入神经系统的纳米设备也可干扰或控制神经系统。
控脑设备。新一代脑机接口设备可精准控制脑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操控或干扰人的思想行为,诱导控脑武器的开发。同时,目前生物医学科研过程产生大量有关人类智力、情感、心理和社会行为数据,并通过网络存储、共享,易于被攻击和窃取。这些数据可用于刻画个体和群体的生物学特征,精细区分特定目标人群,进而加速控脑设备的研发。
管控神经武器任重道远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是当前国际社会管制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的主要机制。然而,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约瑟夫·德弗兰科、美国国防大学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究中心黛安·迪尤利斯等人的研究认为,这些条约存在缺陷。例如,仅涉及过去使用过的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对神经武器定义模糊,目前的生物武器不包括人体机能增强药物、通过基因编辑和纳米工程技术开发的新型病原体、可武器化的脑机接口设备等。如果对此不加管控,未来可能出现多种新型神经武器,产生超越传统神经武器的精确攻击和社会群体袭击等。
2004年,《联合国安理会第1540号决议》通过。该决议旨在约束各类社会组织生产和获取包括神经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而,执行该决议取决于各成员国的主动参与,如果缺乏适当监督和合作,相关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很可能绕过条约规定,以“防御性”或“情报”为幌子,开展神经武器研究等。
管控神经武器任重道远。事实上,出于军事、情报和国家安全等目的,许多国家对神经科技的关注与应用,已经证实这一点。而作为一种预防性策略,分析、预测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监测相关项目研发进度,关注当下全球安全战略态势等。